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取景器
鲁敏



1

而今,我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回忆我的女摄影师,用一种一往情深的语调。绝症的降临,使我提前获释:那么多年了,皆是多情的囚徒、性欲的网徒。而今,终于好了,这姗姗来迟、弥足珍贵的自由之躯。

有好多年,我以为我已完全忘记了她,就像一个早已痊愈的牙病患者,对曾经彻夜辗转难眠的疼痛完全抛诸脑后。直到昨天。

电话铃在空荡荡的客厅响起,我正孱弱地倦卧在沙发上,腿上盖着毛毯,与外界完全隔绝,好像一心在等死。妻子替我到医院开药了,她每半个月都要去一趟,中西结合,她得跑好几个地方。在刚刚获知病情的这一阶段,我们还保持着不知深浅的乐观,好像准时、足量、以一种虔诚的姿态服药可以最终战胜疾病——这可能是所有肿瘤病人家庭都要经过的阶段。

我不得不从一个舒服的姿势中转过身子去抓起电话。

“你好,我是>>”她的声音刚刚响起,我就像被冷水突然激了一下似的,身体一阵颤抖。不,我怎么可能忘记过她?

与她有关的往事成了默片,带着被时间损坏的跳跃与残缺从眼前拉过。她单肩挎着摄影包穿过马路。她大笑时嘴角的纹路。她塞在床下的奇特图片。我们就在那张床上相互搂抱,因为百感交集而热泪盈眶。

这时候,我们已有十七年了没有见面,因为得知我的病情,在音讯茫茫十多年之后,她主动联络上我。绝症真奇妙,会像圣诞老人一样带来意想不到的馈赠——我们在电话里简单聊了聊,假装若无其事,没有绝症,没有过那段枕边之情,没有分别十七年。

在断断续续的寒暄中,我问到她的摄影,她则谈了谈数码摄影技术。通话效果不太好,可能她用的是手机,一边走路一边打。这感觉真奇怪,我认识她的时候,还不知道世上会有手机、数码相机之类的东西。时间实在是过去太久了。

有一年,在海南的旅游商店,我买了本《贝壳书》,里面有着上百种贝壳的照片与名字,我找到一个躺椅,拂去细沙,坐下来,把书捧在手上一一对照,念念有词,那些拗口但美妙绝伦的名字映入眼帘:绮狮螺、谷米螺、银锦蛤、缀壳螺、卷管螺。贝壳的浅褐色花纹、被流沙冲出的皱褶,似乎居高临下、寓意无穷——它们有理由如此——它们当中,大多已存在了几百年之久,接近于永生了。

我抬起头,沙滩上,四周皆是陌生面孔,以及一些呼朋引类之声、拍照留影之状>>莫大的悲哀忽然降临,比之沙里贝壳,人间的生命何其短暂,简直就是虚妄一场!

这样,出于个人喜爱,也是为了讲述方便,我替我的女摄影师另取了个名字,我所中意的贝壳名——唐冠螺。这贝壳像一顶造型别致的帽子,但要我说,它更像是一个相机的外置镜头,旋转而深邃,开口的大小决定光线流入的多少,导致图像的模糊或相反。这多像她:唐冠,我的摄影师。

唐冠的职业,是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她高大修长,每有新闻事件,跻身在那些衣着随便的男摄影师当中,分外醒目。她喜欢在被摄对象感到发窘时突然开个简单的玩笑,对方的表情在瞬间松弛,她的手指按下。“咔嚓”、“咔嚓”。

2

我结识她的年代,那是什么时候呢。那时女排获得五连冠,那时大学生张华粪池救老农会引发全国大讨论,那时张海迪因身残志坚而感动四野>>不必列举再多,都知道,那是个相对纯洁的年月,但也是个蠢蠢欲动的年月,在人们意识不到的时候,某些异端的人或事,已经在一些角落里悄悄地伸展起来了。我相信,唐冠应当算是一个。

我记得,她总用一种非常厌倦的语气提到她的工作。工厂消防演习。国庆街心花园。市民踊跃捐献棉衣。熊猫彩电再创年产量最高纪录。“总是那些所谓新闻,假模假式,毫无美感。”她倚在一张演讲台上跟我闲聊,姿态优美,而她浑然不觉。

“那么,你理想中的摄影,我是说照片,什么样的?”

我工作的一部分是接待新闻记者。那时候,尚没有曝光、暗访、赶场子、抢独家等良莠混杂的事情,新闻记者、新闻采访,似乎总令人肃然起敬。能够沾上一点边,我很是珍惜,为了表示殷勤,我总会顺着记者们的话题跟他们谈天。尤其是唐冠,我很愿意看着她的脸听她说话。

“哦,我喜欢的>>很少会有人感兴趣。”唐冠犹豫地看了我一眼。

我注意到她淡紫色的眼睑,在眉梢处漫漫淡去。她不笑的时候端庄而冷淡,一旦笑起来,嘴角浮起明显的纹路,正是那几道笑纹,非常诱入。我突发奇想,如果我能够亲她,一定先亲她微笑时的腮。

“不见得>>可能我会欣赏呢。”我眨眨眼睛,似是俏皮,也可以理解为最隐晦的调情。我不知道我怎么突然就轻浮起来,一瞬间的事情,都来不及反省。

她看看表,好像要凭时间的多少来决定是否跟我说起她的摄影理想。

其时,我们是在等待一个劳模表彰会议,同时等待的还有一群其他的记者、所有的劳模、所有的与会人员及各色相关人员。人人都在聊天,以打发这注定要浪费的时间——最重要的领导未到,何时到,也说不好,会期不得不一延再延。

“要不,等会儿>>这里散了,我请你喝咖啡?不远>>走十分钟就有一家>>”我结结巴巴,暴露出我的紧张,她耐心地凝视着,听我说完。

邀请唐冠。如此脱口而出,似是举重若轻,连我自己也感到惊讶万分。

领导恰好就到了,会议开始,一片有条有理的喧闹。我看到唐冠混在那些男记者里面,当领导给劳模颁奖,“咔嚓、咔嚓”,她按下快门,接着,伸手掠掠额前的一绺头发,换一个位置,再次“咔嚓、咔嚓”。 我目不转睛地追随着她,像捕捉一只快要飞翔的鹤。眼前的一切似乎突然变成了慢镜头,变成了身外之物。

3

也许,我会被看作一个惯于风月之邀的家伙。事实上,我不是,甚至可以说,我一贯都是腼腆的。突如其来的胆略可能是缘自快要崩溃的寂寞,这辩解听上去有些虚弱。但真的,在结识唐冠的那一两年,我正与寂寞进行殊死搏斗。

常常的,跟众人一起吃饭、喝酒、玩乐,一切如常之际,我会突然呆滞失神,感到莫大的虚无——这些说笑之辞、酒肉之辞,有什么意义呀!我梦想着能有一些劳心伤神、惊心动魄的谈话,像大脑在搏击,而不是这些毫无质量、随时可以删减的日常对话>>

失眠症像钉子一样,在头顶上越钉越深,漫长的煎熬有如地狱。而妻子,我拥有无上名义的枕边之人,却熟睡得像个圆滚滚的土豆!她的睡眠令我憎恨到极点,说来没有人相信,好像正是她过分香甜的睡眠加剧了我对她爱意的流失,像水土流失,使日子更加混浊。有几次,我简直想拖过被子去捂住她的鼻子——祸心的萌发让我吃惊,现在看来,那是抑郁症的典型病象>>

等到天亮,我疲惫不堪地照样准时上班,马路上,我克制住自己不要失态——因为我总有号啕大哭的欲望,随便拉着个什么人,不管男女老少,哪怕就是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夹着饭盒的主妇,我也会扑到他或她的怀里,放声大哭,泪飞如雨>>我紧张地捏着手心的一团冷汗,焦灼而妒忌地看着陌生的人们——“黑暗枝头上湿漉漉的花朵”,我可以摘下哪一朵来别在我的胸襟?

唐冠是那样一朵花吗?可以贴紧一颗抑郁症患者的心脏>>

4

前往茶馆的路上,我试图替她背那硕大的摄影包,她摇摇头。我侧身看看她,她与那包,无比和谐,有着迷人的个性风格。

茶馆的墙上被精心布置得不伦不类。《泉边少女》、《拉奥孔》、《岁寒三友》。粗劣的印刷品,却已是八十年代中期最讲究的设计之作了。我仔细地看着,好像要记下周围的每一个细节,我与唐冠初次约会的背景。

茶匙在杯中搅动,我想起了几乎卧床终生的普鲁斯特,他的茶点与漫长的叙述,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听完他的私语,我会有与他一样的命运吗,在孤独层面的意义上>>熟悉的绝望与悲怆兜头袭来,我可怜巴巴、没有主张地看着唐冠,几乎忘了此行的初衷。

她迅速地看了我一眼,对我的脆弱,似乎决定不加理会。“呃,我其实,私下里一直在做自己的摄影。每半年,我选择一个主题。比如>>井。屋檐。背影。面孔。畸形人。野猫。菜场。等等,反正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我的主题,我都会去拍,那才是真正的摄影>>”

她的叙述抚慰了我。我恢复了平静,同时也贪心起来,希望我已经跟她认识了很多年,这样,我就可以无拘无束地拿起她桌上的手,那总在按动快门的手指。

“我有超过四百张的‘背影>,陌生人的。不需要面孔,一个背影,就足以说明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他的经济与健康状况,他的心情,他可能拥有的东西,他最终会留下的痕迹与气味>>你想想,如果能有一面足够大的墙,我把那些背影全都挂在一起,像走进一条最宽阔的大街,所有的人都背朝着你,拒绝任何可能的沟通>>”

唐冠的眼睛闪闪发亮,小火苗一样,热乎乎的,很打动人。我真喜欢这样的女人。

多年以后,应当是进入新世纪了,我到展览馆去看过几次装帧艺术展,忽然想起唐冠当年跟我说过的许多奇思妙想,如果她能晚生十年,或者说,新艺术门类的进步能快上十年,唐冠会是另一个样子吧,她会像鸟儿一样,飞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去了。

咖啡杯子那么小,而且又只有半杯,只能小半口小半口慢吞吞地啜饮。我们的嘴里现在都是香喷喷的咖啡味儿了,干燥,秋天般的,烟草般的。嘴唇边的咖啡。我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的唇。

“我,真想看看你的那些照片>>我想我准会喜欢。”虽然发自肺腑,我还是略感紧张,我生怕今天在唐冠这里已走得太远。

“你真愿意看?还从来没有人看过那些>>我有时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拍,但就是发疯般地想拍,拍完了连夜冲出来,拉下窗帘,慢慢地看,然后,分门别类就全放到袋子里>>永无天日,它们将一直待在我的架子上,架子满了,就放进纸箱,放到床下面。这些照片,像夭折的婴儿,从一生下就死了,没有人会再见到它们>>”用词如此凄切,但唐冠的神情倒还如常,好像对那些照片的命运早已安之若素。

她不会知道吧,正是她的这几句话,像楔子一样直打到我心里,多么苦难而安详!还有,她所做的那些主题摄影,冷僻而富有诗意,对众生的慈悲>>她就是我所要寻找的那枚黑色花朵,她一定可以与我相通的,我们可以共同撑起一把破伞,略微抵挡这雨丝一样没完没了的琐屑生活>>



1

我在阳台上晒太阳的时候,妻子又在编织她的毛衣,一种陈旧而凄惨的褐红色,像凝固的血迹。她坐在那里,臃肿,端正,一丝不苟,头以那样一种固定的角度勾着,深深地俯向复杂的花纹>>那里面,像是她一生的密码。

四根编织针,几团毛线——如果规定必须用有限的细节来缩写一个生命——这便是我的妻子。

她的编织覆盖了我们整个家庭,家庭的成长与衰老,全都匍匐在她的毛线下面,透气但昏暗:线裤,带衬里的毛衣外套,袜子,帽子,一切能够想象到的衣着。只要进入秋季,直至整个冬季以及接下来的春天,我们一家都会暖暖和和、身形肥大,行动带着温饱后的迟缓。阿尔巴尼哑针,桂花针,小元宝,孔雀尾,菠萝针,双罗纹收口、大麻花小麻花,风眼睃,一些编织术语连我都可以脱口而出。

就像一个喜爱书籍的人会同时开始不同方向的阅读,他会在家里不同的地方随手摆上几本书,便于随手翻看。妻子也是这样,客厅,床头,阳台,卫生间,包括厨房,不同的方便袋里放着不同的编织物,便于她利用各种零碎时间随时开始。

编织的时候,她不愿意交谈,或者她只是为了不交谈才选择了编织?我不知道。我试图回忆过,到底是哪一天?那一天是如何开始的?“卫星”牌或“长江”牌毛线进入了她的世界,进入了我的家庭,近在咫尺的缠绕与束缚,以如此温良的名义>>

在几个人的小聚会里,当人们找不到话题,我会因为一件花纹复杂的手工毛衣而成为羡慕的对象,一个贤妻良母的身影,在层层叠叠的纹路里若隐若现,天伦之乐的确面呼之欲出。人们会据此推断我的幸福生活,我微笑着颔首承认,无法剖白事情的真相。真相的另一面,绝不狰狞,但跟幸福绝对毫无瓜葛。

2

就在唐冠打来电话的当天晚上,我向妻子提到了十七年前“我的摄影师朋友”。时日无多,坦白陈情,除r换取自己良心的平静,并不能算是真正l的美德。但我还是打算跟她说说唐冠。

“哦,我知道他(她)的。”她用手扶着老花镜,费力地编织,一会儿推上去,一会儿放下来。

她刚才说了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为什么汉语里的“他”和“她”在发音上无法区别呢。妻子真的还以为那“摄影师朋友”是男的吗?

“实际上,这位摄影师>>她是个女的。”我咽下她刚刚煎好的药。苦汁自喉入肠,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唐冠初次替我拍照的那天,她举起镜头,对准我大喊大叫的喉咙。如今,这嗓门儿里,不再有怒气与柔情,只会灌进各种各样的毒药与苦汁了。

“哦。”妻子把头偏过去,专心对付一处难以处理的花样,我只能看到她突然皱起来的眉头。她语气平静,似乎无动于衷:“你现在不要跟我说话,这花纹>>”

她难道早已不在意这些事情了吗。我的坦白,就跟我现在所吃的药一样吧,并不会改变生命的既定流程与最终走向。我看着妻子的侧脸,像看着一件陪伴我多年的物什,没有美丑之分,没有冷热之感——料她看我亦如是。

记得有一个时期,1992年左右吧,我跟唐冠正要好的时候,有一种白色的钩花边特别盛行。妻子手中的编织针变成了带有弯曲机关的小钩针。她的手指灵活地翻转,无中生有地钩出许多变幻莫测的花样。尺寸各有不同,小而圆的做成了茶杯垫,菱形的压在茶几玻璃下,高压水瓶的下面,电话机的上面。沙发的扶手与靠头处,家里一切可能垫上一样东西、可能盖上一个东西的地方,全都被那些白色花边所占领。家什们一起变得娇生惯养似的,它们不宜直接接触桌面,不宜暴露在空气中。

当然,那些白色花边,它们不是像雪一样在一夜之间突然降临的,而是东一处,西一处,小猫一样,迈着偷袭的步子,悄悄地蹲在它们能够落脚的地方。

有一次我闹肚子,半夜起来到客厅替自己倒一杯热茶。握着那半杯热茶,我环视半夜时分我的家,突然发现那些无所不在的白色花边,精致而缺乏生气,有着极为不祥的气氛。我梦魇般地猛地推醒妻子,惊恐地用手指着那些白色花边>>她迷糊地坐起,弄清我的所指后非常生气,几乎要大发脾气——她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指责她的爱好与心血之作。我几乎忘了这一点。她的怒气让我完全地清醒了,我不安地跟她道歉,同时心是心非地画蛇添足:“其实,在白天,它们还是很漂亮的。什么时候,你有空的话,也织几块那种小小的圆垫子,我送给我的摄影师朋友。”

“你的摄影师朋友?”她重复着,回头盯着我,眼睛突然一亮似的。“他(她)会喜欢吗?”

“会的,她准会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的。”

啊,现在我想起来了,就在那个晚上,在半夜里,当我提到“摄影帅”时,妻子同样用到了第三人称,当时,她所指的到底是什么性别,“他”还是“她”,还是我已在无意中昭然若揭?

——“会的,她准会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的。”

——“会的,他准会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的。”

或许,妻子早已知道,在她整天沉浸其中的那些毛线纹路里,她早已涮悉我隐而不吐的秘密:频繁地跟一个异性摄影师见面。她手中所编织的,那不是纹路,而是她的祷词,她的解脱之径,她的寄托之所。

两周后,八只小而圆与一只大而圆的茶杯垫,完整的一套,放在了我面前。

“喏,给你的摄影师。”

我注意到她的左手食指尖,连续的戳与钩,在那里形成了一块小小的老趼,黄巴巴的,像衣服上褪不掉的色斑。我的妻子,她会终身带着这些老趼。

第一次进入唐冠的房间,是应邀看照片。房间的布置,表明她是单身。我向她求证,用一个不太高明的玩笑:“这么说,你不大瞧得上男人>>瞧你到现在都>>”

她停下在倒水的动作,没有回答,等茶叶在开水里慢慢沉到杯底,才开口:“离了。因为那些照片。他IJT能认为我不大适合过日子。”她的表情骄傲而脆弱。我后悔我刚才语气中的轻佻。

“嗯。我比你大十三岁,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十六,儿子十岁。”我下意识地交代,竟然毫无愧意,像个一心渴望跟别人合作的商人,缺乏经验,惴惴不安,急若摊开所有的底睥。

她这下笑起来,牙齿雪白,嘴边再次出现那几道打动人的弧线,

她把房子中间收拾出一块地方,然后趴下来——她的上衣离开了腰际线,需出一点内裤的颜包从床下,她翻出她的宝贝们。许多大小一样的纸袋,厚而沉重,袋子外用蓝色水笔编了号码。

“先看什么?井,背影,屋檐,野猫,器官>>”

“你好像说过,有菜场>>”

“哦。”她竖起一道眉毛,嘴唇翕动着,准确地数出六个纸袋。“喏。”

我们并肩坐在床上,像两个同窗共读的学生。她戴着手套一张张缓慢地翻过,没有解说。当我想要说点什么,她竖起指头,加以制止。

她的菜场是这样的:

洋葱堆上飞过不合时宜的蝴蝶。氧气棒下等待死去的鱼群。肉案板上被摆成奔跑模样的去皮羊尸。卖蒜人的女儿在吮吸一株生蘑菇。污水横流的地面,伫立着一双被玷污了的拉丁舞鞋。被磨损了边线的零钱包挂在主妇臃肿的臂上。

不知为何,我激动万分,内心如惊涛拍岸,双目酸胀,差点掉下泪来。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一双跟我一模一样的眼睛?这些日常小景,这些我的目光曾经停留过的地方,她的取景器也曾调整着光圈流连不去>>我真想紧紧地拥抱她、深情地亲吻她>>你信不信,我所想的跟肉体无关,我只是希望能够靠另一个亲爱的灵魂更近,无限接近,像贴近一丛微暗的火苗。

我求助地看着她,因为巨大的喜悦而万分紧张。她也看看我,我确信她看到r我想要她看的。

2

这以后,我们一起看了她几乎所有的作品。但我还是没有拥抱过她。其实,我知道她并不会反对进一步的亲密,但我极力克制、拖延,我害怕那重大的时刻——我担心,一旦从拥抱开始,我肯定会走得更远。

也许我已走得太远:在她的卫生间,我见过她的私人用品。从她的枕上,我悄悄捡起过几根头发。还有她的写在胶卷盒外面的潦草笔迹,现在我已能够辨认,并且会因为认出来而心跳。当我与她一起走在大街上,我会慢下几步,看她的背影,腰间柔和地扭动。

她给我讲过她的一些事情。母亲去世那年,她一度成了结巴,总也说不出完整的话。她之所以会迷上摄影,是因为一位男老师,她想留下他的侧脸。她有一个陌生的爱慕者。在刚刚结束的婚姻里,她曾经流产过一个孩子。

有些事情我似乎不必知道,她仍是固执地讲,经过精心地选择,却假装毫不在意。她这样让我多感动!我猜,她是想把她的往事也翻出来,像翻出床下那些微微卷曲的照片。我们所要的不仅仅是一株粉白的莲花,还有它周遭的污泥。

有时,我们会走到外面,她带着三角架,装上最长的镜头,对准某一处,缓慢地移动,让我从取景器里往外窥视。被放大的一切,被丑化的一切。

我们看鞋子,没有主人的脚,在粗粝的地面上,它们像无头的躯干,莽撞而盲目地移动。

我们对准下肢,人们会在转角处不经意地停下,男人搔抓他们的生殖器,女人整理长统袜。 对准垃圾箱,带血迹的卷纸,枯萎的植物,用过的塑料制品,带有咬痕的玉米棒芯。无数种生活的背影,在垃圾箱里越拉越长。

对准大学宿舍的窗口,女学生用皮尺反复丈量她的胸部,而在另一侧,几个正在午睡的男生,内裤上纷纷撑起小帐篷。

这游戏让我们乐此不疲,日子变得富有节奏。我们经常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讨论,下一次的见面地点,准备观察的对象,有时出现愉快的分歧,又互相谦让,或假装争执不下。

我的失眠症自动消失,为人变得可亲,跟同事间的寒暄不似从前那样虚伪。连我妻子,都注意到我的温和健康起来的情绪,她面呈欣慰之色,甚至鼓励我经常到“摄影师朋友”那里去坐坐。

我是说,对妻子,我没有撒谎,我一直都说,我最近交了一个“摄影师朋友”,就像人们说到建筑师、警察、斗牛士,潜意识里就应当是个男人似的。看着妻子无知无觉的脸,歉疚与庆幸,说不清哪个占了上风。但无论怎样,我都是个不忠的丈夫,快要不忠了。

3

有一次,在她宿舍的楼下,她让我站到几米外的树荫下,在我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突然按下快门,连续地拍起来。我下意识地躲闪,并且嘟囔着抗议,她不加理睬,反倒更加无情地追踪起我尴尬的表情。

我被她跟拍的遭际就此开始了。

我往楼上走,她就在后面拍我的背,转弯时变形的脸>>我认为她是在开玩笑,但说真的,被一个镜头盯着,很不自在。

回到房间,她变本加厉。我看见她把镜头拉近,相机下方的嘴角露出控制他人的快慰笑意,修长的手指果断地按下,“咔嚓、咔嚓”。一个特写接着一个特写,可以想象她拍到了什么。我带有青筋的手。不够洁净的牙齿。额角的痣。发根深处的皮屑。

我不知所措,茫然地躲闪,像一个被逼到墙角的犯人。“咔嚓、咔嚓”,她还在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呀?我大声叫喊,她凑近了对准我的喉咙深处>>

怒气变成了烦躁,接着,慢慢地转换成一股狂热之情,相机后面的女人,突然间陌生而激动人心。她真的要这样透过取景器记录我吗?好的,我愿意,我愿意把我的一切都暴露在她的目光之下,像怕冷的人,从阴冷的楼顶一头跃进阳光之中,哪怕那阳光根本无法承载我的重量>>

“脱掉你的衣服。”她小声而冷静地对我耳语。

(待续)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